肺结节和硬结灶的区别在于定义与本质、影像学表现等方面。
1.定义与本质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其本质是肺部的小病灶聚集,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
硬结灶通常是肺部在既往感染等损伤修复后形成的纤维瘢痕组织,一般是相对局限性的、质地较硬的病灶,多是肺部组织经历炎症等损伤后,纤维组织增生修复遗留的痕迹,本质是纤维瘢痕。
2.影像学表现
肺结节在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中,形态多样,实性结节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结节影;部分实性结节是既有实性成分又有磨玻璃成分;磨玻璃结节则是密度轻度增高,呈云雾状淡薄影,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不同性质的肺结节在大小、边缘等方面可能有不同表现,例如恶性肺结节往往可能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表现。
硬结灶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的、密度较高且均匀的病灶,一般边缘较为规整,多是局限性的纤维条索样或斑块样高密度影,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晰,通常不会有像恶性肺结节那样的分叶、毛刺等恶性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