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主要与眼球发育因素、遗传因素、用眼习惯和疾病因素相关。
1.眼球发育因素
婴儿出生时,眼球较小,眼轴较短,通常处于远视状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例如,新生儿的眼轴长度较短,可能有3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随着身体发育,到3-4岁时,眼轴长度逐渐接近正常,远视度数可降至100-200度,6岁时一般可接近正视状态。
2.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有高度远视的情况,儿童遗传到远视的可能性会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儿童远视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若家族中有远视遗传史,儿童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视力发育情况。
3.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影响眼球发育,导致远视发生或加重。比如,儿童长期沉迷于电子设备,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会使眼睛的调节功能和眼球的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可能引发或加重远视。例如,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平板等屏幕的儿童,相较于用眼习惯良好的儿童,更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远视相关的情况。
4.疾病因素
某些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远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会影响光线进入眼内,阻碍眼球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远视;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部肿瘤疾病也可能对眼球的结构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远视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