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即腹泻,拉痢疾通常指的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和腹泻的区别体现在定义和本质、症状、病因。
1.定义和本质
拉痢疾通常指的是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杆菌侵袭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副作用、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2.症状
细菌性痢疾起急,常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有强烈的便意,但排便量少,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感)和黏液脓血便等症状。发热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腹痛多为左下腹阵发性绞痛。腹泻次数较多,每天可达十几次甚至数十次,但每次排便量较少。腹泻症状相对较为多样,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没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可能先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粪便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3.病因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这种细菌通常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洗手而进食等。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常见原因;细菌感染除了痢疾杆菌外,还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食物中毒可能是由于食用了变质、有毒的食物;药物副作用,如抗生素、泻药等也可能导致腹泻;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引起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