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包括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高、宝宝乳糖不耐受、妈妈饮食因素;常见症状为腹泻次数增多、精神状态、体重增长等。
一.母乳性腹泻的原因
1.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
前列腺素可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从而使宝宝的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母乳中的前列腺素更为敏感,容易出现腹泻症状。
2.宝宝乳糖不耐受
有的宝宝肠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母乳中的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和酸性物质,引起肠道渗透压改变,导致水分进入肠道,引发腹泻。先天性乳糖不耐受较为罕见,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能是由于宝宝肠道感染、过敏等因素,导致小肠黏膜受损,影响了乳糖酶的分泌。
3.妈妈饮食因素
妈妈如果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生冷食物,或者食用了可能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如牛奶、海鲜等,这些食物成分可能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刺激宝宝的肠道,导致腹泻。妈妈的饮食结构会直接影响母乳的质量,不同食物成分对宝宝肠道的刺激程度不同。
二.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1.腹泻次数增多
宝宝每天腹泻次数较多,一般可达3-7次,甚至更多。便便多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颜色可能为黄色或黄绿色。由于宝宝年龄小,消化系统功能弱,频繁腹泻可能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精神状态
通常宝宝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睡眠也不受太大影响。这是因为母乳性腹泻一般不会对宝宝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只是肠道对母乳的消化吸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也可能会使宝宝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
3.体重增长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虽然有腹泻症状,但体重仍能正常增长。不过,如果腹泻严重且持续时间过久,可能会影响宝宝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