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下肢静脉血栓会有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色泽改变等表现,孕期特殊生理状态及活动方式等会影响这些症状,若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孕期应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以降低风险。
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孕期随着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等静脉血管,影响静脉回流,本身就增加了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下肢肿胀症状。如果孕妇在孕期活动量过少,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进一步加重静脉回流障碍,使下肢肿胀的情况更易发生且可能更严重。
疼痛
表现:下肢可能会出现疼痛,多为胀痛或酸痛,疼痛部位主要在小腿肌肉部位或者整个下肢。当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血栓形成后,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组织缺氧、代谢产物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比如,部分孕妇会感觉小腿像抽筋一样的疼痛,但又不同于普通的抽筋,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使得她们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与非孕期有所不同。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神经敏感度,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静脉影响血液循环,若孕妇在孕期活动姿势不当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加重疼痛症状。
皮肤温度升高
表现:患侧下肢皮肤温度会比健侧下肢升高,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淤积导致局部代谢增加,产热增多,从而使皮肤温度升高。通过触摸可以感觉到患侧下肢皮肤温度较对侧高。
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本身代谢相对旺盛,再加上静脉回流受阻的情况,皮肤温度升高的表现可能会相对更明显。如果孕妇同时存在感染等其他情况,可能会干扰对皮肤温度升高原因的判断,但静脉血栓导致的皮肤温度升高有其自身特点,与单纯感染等引起的皮肤温度升高在机制和伴随症状上有所不同。
浅静脉扩张
表现:患侧下肢的浅静脉会出现扩张、迂曲的现象。这是因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液回流受阻,浅静脉会代偿性扩张,以试图建立侧支循环来帮助回流血液。例如,小腿部位的浅静脉会变得明显曲张、增粗。
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的子宫增大等因素影响了下肢静脉回流,使得浅静脉代偿扩张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而且孕期的一些生理变化可能会加重浅静脉扩张的程度,若孕妇在孕期没有注意适当活动等,会进一步促使浅静脉扩张情况加重。
色泽改变
表现:患侧下肢皮肤颜色可能会出现改变,比如呈现暗红色或青紫色。这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血液淤积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从而使皮肤颜色发生变化。
年龄、生活方式等影响: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下,血液循环本身就有一定改变,静脉血栓导致的色泽改变在孕妇身上可能会因为其自身的生理适应性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表现程度。如果孕妇长时间处于不良的体位等生活方式下,会加重色泽改变的情况,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状态。
温馨提示:孕妇若出现上述疑似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下肢静脉超声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因为静脉血栓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等,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