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常见症状有胸痛(多为尖锐刺痛,与胸廓运动有关)、咳嗽(刺激性且可加重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多时影响肺扩张所致)及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等),其发生机制分别为:胸痛因胸膜神经末梢受刺激及两层胸膜摩擦;咳嗽由胸膜炎症刺激反射引起;呼吸困难是胸腔病变限制肺扩张;发热是致热原作用体温调节中枢;乏力与炎症致代谢耗能及营养利用障碍等有关
一、胸膜炎的常见症状
1.胸痛
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尖锐、刺痛样疼痛,多位于胸部一侧,疼痛可因咳嗽、深呼吸或身体转动而加剧。这是因为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当胸廓运动时,两层胸膜相互摩擦,从而引起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以上的胸膜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有限,胸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不愿活动等;而在老年人群中,可能疼痛程度相对不典型,但仍需密切关注。
2.咳嗽
也是胸膜炎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刺激性咳嗽,咳嗽时可能会加重胸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胸膜,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咳嗽。一般来说,胸膜炎引起的咳嗽通常没有明显的咳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咳嗽可能相对较频繁,而老年人群可能咳嗽程度相对较轻,但都需要引起重视。
3.呼吸困难
当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较多时,会影响肺部的扩张,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的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端坐呼吸、口唇发绀等情况。例如,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肺组织被压缩,通气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导致呼吸困难。在儿童中,由于其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胸腔积液较少时可能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对于患有基础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胸膜炎引起的呼吸困难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原有的病情,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4.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胸膜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能更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的免疫应答,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发热多为长期低热,可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而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发热往往较为急性,体温升高较明显。不同年龄阶段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发热可能波动较大,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相对较隐匿,需注意监测。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以及发热等因素有关。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但不同人群乏力的严重程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玩耍,老年人可能表现为日常活动明显受限。
二、胸膜炎症状的发生机制
1.胸痛的发生机制
胸膜上分布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当胸膜发生炎症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缓激肽等释放,刺激胸膜的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冲动。同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因炎症而变得粗糙,在胸廓运动时,两层胸膜相互摩擦,进一步激活神经末梢,导致胸痛的产生。
2.咳嗽的发生机制
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后,通过迷走神经等反射途径引起咳嗽反射。炎症刺激使呼吸道黏膜敏感性增高,当呼吸运动时,这种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咳嗽,以试图清除呼吸道可能存在的刺激物,但由于胸膜炎症的存在,咳嗽会加重胸痛。
3.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胸腔内出现积液或胸膜增厚粘连时,会限制肺的扩张。正常情况下,吸气时胸廓扩张,肺随之扩张,而当胸膜病变导致胸腔空间改变时,肺的扩张受到阻碍,通气量减少,从而引起呼吸困难。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加,肺被压缩的程度加重,呼吸困难也会逐渐加重。
4.全身症状的发生机制
发热:炎症反应过程中,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作为外源性致热原,或者机体自身因炎症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引起发热。
乏力:炎症状态下,机体的代谢率增高,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会影响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和利用,导致机体处于相对能量不足的状态,从而出现乏力症状。而且发热等全身反应也会进一步加重乏力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