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多休息、保持空气流通、多饮水等;口腔护理要保持清洁,局部用药物促进愈合;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防摩擦破溃继发感染;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免疫力低下人群要防交叉感染,无特效抗病毒药,大多预后良好,重症需进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口腔护理
患者口腔可能会出现疱疹或溃疡,导致疼痛、流涎、进食困难等。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年龄较小的患儿可由家长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局部可使用西瓜霜、冰硼散等药物促进口腔疱疹及溃疡的愈合,但使用时需注意方法和剂量等问题,尤其是低龄儿童要谨慎操作,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会出现皮疹,要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对于皮疹有破溃的情况,要防止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局部处理。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且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进食情况等。如果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异常表现,要及时就医。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的细节,防止因口腔疼痛导致进食过少引起脱水等情况,以及皮肤感染加重病情。
免疫力低下人群:本身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更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尽量减少与其他患病儿童的接触,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等。
目前手足口病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通过上述的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经过适当的治疗后可在1-2周内痊愈。但如果出现重症表现,如脑炎、肺炎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抢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