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血象有如下特点,早期白细胞总数常增高(10-30×10/L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且核左移),淋巴细胞比例相对降低;早期血小板可正常,1-2周后逐渐升高,2-3周时可达高峰超1000×10/L;早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一般无明显异常,病程中若贫血可能与炎症消耗等有关;婴幼儿患川崎病血象变化可能不典型,有基础疾病儿童患川崎病时血象表现受基础疾病影响需综合分析。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但绝对值可能正常或稍低,这是由于炎症状态下以中性粒细胞等参与炎症的细胞反应为主,淋巴细胞的比例被相对稀释。
血小板变化
川崎病早期血小板可正常,发病1-2周后逐渐升高,发病2-3周时可达高峰,可超过1000×10/L。血小板升高与血管炎症导致的血小板活化、聚集等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血小板的这种变化是川崎病的一个典型血象特征性表现之一。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早期一般无明显异常,若病程中出现明显贫血,可能与炎症导致的慢性消耗、骨髓造血受一定影响等有关,但早期通常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改变。
特殊人群情况
婴幼儿:婴幼儿患川崎病时,血象变化可能不如年长儿典型,但同样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情况。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调节等功能相对不完善,在观察血象时需更密切关注其他伴随症状,因为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要及时发现血象异常对病情评估的意义。
有基础疾病儿童:对于本身有血液系统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川崎病时血象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影响,需要综合分析。例如本身有贫血基础疾病的儿童,患川崎病后血红蛋白下降可能更明显,此时要区分是川崎病本身导致还是基础疾病加重,以便更好地制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