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局部有界限清楚的红斑、隆起的丘疹及瘙痒等症状,全身可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或严重过敏表现,儿童要避免搔抓并注重保湿,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密切观察全身状况以防恢复慢及合并基础疾病。
一、皮肤局部症状
1.红斑:皮肤出现界限清楚的红色区域,范围大小因过敏原不同而异,常见于接触过敏原部位(如面部、手部等),儿童因皮肤较薄红斑可能更明显,不同年龄人群红斑表现受皮肤厚度等因素影响。
2.丘疹:皮肤表面隆起的小疙瘩,大小不一,可单发或密集分布,部分过敏患者会出现,病史较长者因反复搔抓等可能致丘疹形态改变。
3.瘙痒:为常见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可轻痒难耐影响生活,儿童因瘙痒易不停搔抓,加重皮肤损伤风险,不同性别对瘙痒耐受有差异,女性可能更易因瘙痒影响情绪。
二、全身伴随症状
1.呼吸道症状:部分过敏者可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儿童因呼吸道发育特点,过敏引发呼吸道症状时可能影响呼吸通气,需密切关注。
2.消化道症状:少数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婴幼儿消化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过敏致消化道症状时需注意补液以防脱水等情况。
3.其他:严重过敏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过敏出现全身症状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及时就医。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皮肤过敏时瘙痒更需避免搔抓,可通过冷敷等方式缓解,因其皮肤屏障功能较弱,过敏后皮肤修复相对缓慢,需注重皮肤保湿等基础护理。
2.孕妇:皮肤过敏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远离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等,以防药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及各器官功能减退,皮肤过敏后可能恢复较慢,且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过敏时需更密切观察全身状况,及时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