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自闭症有多种表现,包括社交沟通障碍(6个月大仍少对人微笑、对呼唤少回应)、语言发育迟缓(18个月还不会说任何单词、24个月还不会说双词句)、重复刻板行为(长时间反复拍手等)、对环境变化过度敏感(对微小变化强烈不适)、兴趣范围狭窄(对常见事物缺乏兴趣,对非传统物品或活动着迷)、眼神交流异常(回避眼神接触等),家长需密切关注,发现多项异常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评估诊断,婴幼儿时期是干预关键阶段,要重视避免延误。
语言发育迟缓
一般婴儿1岁左右会说简单词语,1岁半能说含2-3个词的句子,若自闭症婴幼儿到18个月还不会说任何单词,24个月还不会说双词句,就需警惕。例如正常孩子1岁能说“妈妈”“爸爸”,自闭症孩子可能迟迟不会开口。
重复刻板行为
部分自闭症婴幼儿会出现重复刻板的动作,如长时间反复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有的会对某些物品的特定部分特别关注,反复触摸,像只盯着玩具的某个边缘不停抚摸。
对环境变化过度敏感
对生活环境中的微小变化表现出强烈的不适,比如原本熟悉的路线改变、家具位置变动等,就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例如平时走的固定路线换了,正常孩子可能适应,自闭症孩子却会大哭大闹。
兴趣范围狭窄
对正常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趣,却对一些非传统的物品或活动着迷。比如只钟情于玩瓶盖、热衷于旋转风扇等,而对玩具车、布偶等常见玩具不感兴趣。
眼神交流异常
在婴幼儿时期,正常孩子会有较多与他人的眼神交流,比如在互动时会看着对方的眼睛。但自闭症婴幼儿往往回避眼神接触,和人交流时不看对方眼睛,或者眼神游离。
温馨提示: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这些表现,若发现有多项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和诊断。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干预自闭症的关键阶段,早期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预后情况,所以家长需给予足够重视,不要延误孩子的诊断和干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