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可通过病原学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法、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影像学检查(B超、X线)及临床表现观察进行诊断,病原学检查用于检测蛔虫卵,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并发症等情况,临床表现上成虫感染有腹痛、食欲减退等表现,幼虫移行有咳嗽、发热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有差异。
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利用饱和盐水的比重较大,使蛔虫卵漂浮在盐水表面,从而更容易被检出。这种方法比直接涂片法更敏感,尤其适用于蛔虫卵较少的情况。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盐水的浓度等因素,以保证检测效果。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当蛔虫引起胆道蛔虫症等并发症时,B超可以发现胆道内的蛔虫影像。在儿童中,如果怀疑有胆道蛔虫导致的腹痛等症状,B超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胆道内是否有蛔虫存在以及胆道的形态等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要根据其年龄和配合程度等调整检查方式,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X线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如肠道内蛔虫较多时,腹部X线平片可能会发现肠腔内的蛔虫阴影。但X线检查对于蛔虫卵的检测不如粪便检查直接,更多用于辅助判断蛔虫引起的肠道梗阻等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对于儿童要尽量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影响。
临床表现观察
成虫感染的表现:轻度感染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感染程度加重,可能会出现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疼痛无一定规律。儿童可能会因为蛔虫感染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等情况,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儿童来说,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饮食、腹部情况等,若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腹痛、消瘦等情况,要考虑蛔虫感染的可能。
幼虫移行引起的表现: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如在肺部移行,可能会引起咳嗽、发热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幼虫移行引起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在感染蛔虫幼虫后,可能更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需要与其他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