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斑疹伤寒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为人虱传播人兽共患病人是唯一储存宿主体虱为主要媒介,体虱叮咬患者后立克次体经虱粪从皮肤破损处等侵入人体,潜伏期一般天起病急骤伴高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天出现皮疹先躯干后四肢面部无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斐反应等常阳性,治疗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儿童需密切监测及时就医选安全抗生素,孕妇需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告知妊娠情况,老年人需加强支持治疗告知既往病史。
一、定义与病原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普氏立克次体为革兰阴性菌,是人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人是唯一的储存宿主,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
二、传播途径
体虱叮咬感染普氏立克次体的患者后,立克次体在虱肠管上皮细胞内繁殖,当虱叮咬健康人时,立克次体随虱粪经皮肤破损处或经呼吸道、眼结膜等侵入人体。
三、临床特点
1.潜伏期:一般为5~20天。
2.症状表现:起病多急骤,体温迅速升至39~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伴头痛、肌肉疼痛(尤以腰背肌明显)、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病后4~7天出现皮疹,初为鲜红色斑丘疹,后转为暗红色,重者可融合,皮疹先见于躯干,后向四肢蔓延,面部一般无疹。
四、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凝集试验)常呈阳性,立克次体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主要使用氯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能有效杀灭普氏立克次体,缓解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监测体温、精神状态等,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合理选用安全的抗生素。
孕妇:感染时需权衡抗生素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就医时需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感染后需加强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就医时需详细告知既往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