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胃肠型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乏力,家长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严重情况及时就医,护理上要让孩子多休息、吃清淡易消化饮食、补充水分、注意保暖。
消化系统症状:
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孩子可能会突然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胃内压力升高引起呕吐。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在儿童胃肠型感冒患者中,约70%-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
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多为稀水样便,没有脓血。病毒感染肠道后,会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一般每天腹泻次数可能在3-10次不等,具体次数因个体差异而异。
食欲不振:孩子对食物的兴趣明显降低,不想进食。这是由于胃肠道不适,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孩子的食欲受到抑制。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的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炎症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而发热。不同儿童发热持续时间有所不同,一般可持续1-3天左右,但也有个别儿童发热时间稍长。
精神萎靡:孩子精神状态不佳,显得比较疲倦、嗜睡,活动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身体处于感染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毒素吸收等因素影响了孩子的精神状态。
乏力:孩子感觉四肢无力,活动时容易疲倦。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能量供应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
对于儿童胃肠型感冒,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如尿量明显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高热持续不退、精神极度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让孩子多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汤、稀粥等,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同时,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对于低龄儿童,家长更要精心护理,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