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宝宝有急性溶血症状,如皮肤与巩膜黄染、贫血表现;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尿液颜色改变;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家长需避免宝宝接触诱因,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并加强护理。
一、急性溶血症状
1.皮肤与巩膜黄染:由于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分解产物胆红素升高,宝宝皮肤会呈现黄疸表现,首先可见面部、颈部皮肤发黄,随后巩膜(眼白部分)也会出现黄染情况。这是因为蚕豆病宝宝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食用蚕豆等特定诱因后,红细胞被破坏,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
2.贫血表现:宝宝会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口唇、甲床等部位也发白。这是因为红细胞破坏导致血红蛋白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从而出现贫血相关表现。一般轻度贫血时宝宝可能只是面色稍显苍白,活动后容易出现气促等情况;重度贫血时面色苍白会比较明显,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可能显得萎靡不振。
二、泌尿系统症状
1.尿液颜色改变:可出现浓茶色或酱油色尿,这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释放进入尿液,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导致尿液颜色改变。当宝宝出现这种尿液颜色变化时,提示可能存在急性溶血导致的泌尿系统相关改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发热:部分蚕豆病宝宝在发生溶血时可能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左右,也有少数宝宝体温会更高。发热是身体对溶血等异常情况的一种应激反应,由于体内存在炎症相关因子等变化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
2.呕吐、腹痛:宝宝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有腹痛,腹痛部位多不固定,可能为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等。这是因为溶血等病理过程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或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
对于蚕豆病宝宝,家长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宝宝接触蚕豆及相关制品等诱因。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类似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等,G-6-PD活性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症状变化等,加强护理,保证宝宝休息,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和康复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