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区域有不同部位表现起病缓慢呈慢性复发性,实验室检查有皮肤镜及真菌镜检可辅助诊断,鉴别需与银屑病、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等区分,特殊人群如婴儿、老年、女性男性有不同特点需结合情况综合判断。
一、临床表现评估
1.好发部位:常见于皮脂腺丰富区域,如头皮、面部(眉弓、鼻唇沟、耳后等)、胸背部、腋窝、腹股沟等。
头皮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弥漫性红斑、油腻性脱屑,可伴瘙痒,严重时出现渗出、结痂,甚至头发稀疏。
面部脂溢性皮炎多为红斑基础上的油腻性鳞屑,鼻唇沟、眉弓处常见,可伴有轻度瘙痒。
胸背部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上覆油腻性鳞屑。
2.症状特点:起病缓慢,病程呈慢性复发性,瘙痒程度不等,部分患者瘙痒较明显。
二、实验室检查项目
1.皮肤镜检查:头皮脂溢性皮炎在皮肤镜下可见鳞屑、血管扩张、点状血管等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
2.真菌镜检:对于怀疑马拉色菌感染的患者,可刮取皮损处鳞屑进行真菌镜检,若发现马拉色菌菌丝或孢子,提示可能存在马拉色菌相关性脂溢性皮炎。
三、鉴别诊断要点
1.银屑病:皮疹多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好发于四肢伸侧、头皮、背部等,与脂溢性皮炎的油腻性鳞屑不同。
2.玫瑰糠疹:常有前驱斑(母斑),皮疹长轴与皮纹一致,多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近端,无脂溢性皮炎的油腻性特征。
3.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致敏原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去除诱因后症状易缓解,与脂溢性皮炎的非接触性、多部位分布不同。
四、特殊人群考虑
1.婴儿脂溢性皮炎:多在出生后2-10周发病,头皮可见油腻性黄痂,面部有红斑鳞屑,需与婴儿湿疹鉴别,婴儿脂溢性皮炎一般预后较好,部分可自行消退。
2.老年脂溢性皮炎:症状相对较轻,需关注皮肤屏障功能,因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易出现干燥等问题,在诊断时需结合整体皮肤状态综合判断。
3.女性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需考虑月经周期、妊娠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男性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等因素相关,诊断时需全面评估个体的内分泌及生活方式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