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惊厥性疾病,多在体温38℃及以上时发生,发作时有全身性或局部性表现,发作后可能短暂嗜睡,6个月-5岁儿童易患,生活方式和病史会影响其发生,儿童出现发烧惊厥时家长要正确处理,日常要增强儿童体质、控制体温以降低风险。
一、定义
发烧惊厥也称为热性惊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多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时候,一般是体温处于38℃及以上时容易出现。
二、症状表现
1.发作时表现
全身性发作:最为常见,患儿会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或者四肢肌肉会出现强直性或者阵挛性抽搐,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比如有的患儿会出现全身肌肉僵硬,然后四肢有节律地抖动等情况。
局部性发作:相对较少见,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等,但也可能很快泛化为全身性发作。
2.发作后表现:发作停止后,患儿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情况,精神状态相对较差,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恢复。
三、发生的年龄因素
主要发生在6个月-5岁的儿童,因为这个年龄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等功能相对不成熟,当受到发热刺激时容易诱发惊厥。
四、生活方式相关影响
如果儿童近期生活中休息不好、营养状况不佳等,可能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从而增加发烧惊厥发生的风险。比如长期挑食、睡眠不足的儿童,相对来说在发热时更易出现惊厥。
五、病史相关情况
如果儿童既往有过热性惊厥病史,那么再次发热时发生发烧惊厥的可能性会比没有既往病史的儿童高。所以对于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儿童,家长在其发热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来预防惊厥发作。
六、特殊人群(儿童)温馨提示
对于儿童出现发烧惊厥情况,家长首先不要惊慌,应立即将患儿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同时要尽快测量体温,若体温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并且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儿童体质,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发热的发生概率,若有发热情况要积极控制体温,降低发烧惊厥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