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没有狂犬病的狗咬后,要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再消毒,然后及时就医评估,向医生告知情况,医生会综合评估风险,同时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被狗咬后有各自注意事项。
1.伤口处理
立即清洗伤口:被没有狂犬病的狗咬后,应马上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这是因为肥皂水等弱碱性物质能破坏狂犬病病毒的包膜等结构,有效清除伤口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等污染物。例如,有研究表明,用肥皂水充分清洗伤口可显著降低感染狂犬病等相关病毒的风险。
彻底冲洗后消毒:清洗完后,再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进一步杀灭可能残留的病原体。
2.及时就医评估
告知医生情况: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被狗咬的具体情况,包括狗的健康状况(虽然狗没有狂犬病,但仍需医生综合评估)、伤口的详细情况等。医生会根据伤口的深度、大小等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清创等处理。
进行风险评估:医生会根据狗的免疫情况等综合评估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如果狗是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健康宠物,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仍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所以仍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后续处理建议。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被狗咬后更应谨慎对待。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且可能不太能准确描述伤口情况等,所以家长要更加仔细地处理伤口并及时带儿童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儿童的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恰当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基础疾病等情况,被狗咬后伤口愈合等可能相对较慢,且自身免疫力等可能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被狗咬后除了要按照常规步骤处理伤口和就医评估外,还需要密切关注伤口的变化情况,如是否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同时要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考虑进行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被狗咬后感染相关病原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这类人群被狗咬后应立即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处理伤口,并尽快到医院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