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致婴幼儿多见的口腔疾病,有特定症状表现,治疗分局部用药和加强护理,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可通过注意口腔卫生、增强抵抗力、避免交叉感染来预防。
鹅口疮的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儿一般无全身症状,但严重时可能影响吃奶,出现拒食、烦躁不安等情况。
鹅口疮的治疗方法
局部用药
可以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一般在哺乳前后进行,这样能改变口腔的酸碱环境,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也可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能抑制真菌生长。
加强护理
要注意保持婴儿口腔清洁,喂奶器具要定期消毒,母亲喂奶前要清洗乳头。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要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饭后漱口等。
不同人群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
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在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奶瓶、奶嘴等器具的清洁消毒,每次使用后都应彻底清洗并高温消毒。喂奶时要注意乳头的清洁,避免再次感染。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自身乳房的清洁,喂奶前后可以用温水擦拭乳头。
婴幼儿鹅口疮一般不优先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以局部治疗为主,因为全身用药可能带来更多副作用风险。如果鹅口疮病情较重或反复不愈,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
儿童及成人
儿童如果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导致鹅口疮,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成人如果是因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引发鹅口疮,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比如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等,同时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局部或全身抗真菌治疗。
鹅口疮的预防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对于婴幼儿,在喂奶后可以喂少量温水,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对于儿童和成人,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增强抵抗力
婴幼儿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合理喂养,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儿童和成人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作息、适当运动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避免交叉感染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口腔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等,防止交叉感染白色念珠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