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术后随访,手术有微创旋切术和传统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乳腺超声等并观察症状变化,妊娠期、哺乳期及老年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手术治疗
1.微创旋切术:适用于单发或多发的乳腺导管瘤,尤其是肿瘤较小、位置较表浅的情况。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较好。对于年轻女性等对美观要求较高的人群较为适用。手术通过特殊的旋切设备,在超声引导下将肿瘤切除。
2.传统手术:对于肿瘤较大、位置较深或怀疑有恶变倾向的乳腺导管瘤,可能需要行传统的乳腺区段切除术等。这种手术方式能够较为彻底地切除肿瘤,但术后会留有一定的瘢痕,对于注重外观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二、术后随访
1.定期复查乳腺超声:术后需要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一般建议术后1-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延长复查间隔时间。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乳腺内是否有肿瘤复发等情况。对于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肿瘤较大、病理提示有不典型增生等,复查频率可能需要更频繁。
2.观察症状变化:患者自身要注意观察乳房是否有新的肿块、疼痛等症状出现。如果出现乳房新的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随访的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美观及复发对未来生育哺乳等的影响,而年长患者则需兼顾肿瘤恶变等其他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如果在妊娠期发现乳腺导管瘤,需要密切观察肿瘤的变化。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肿瘤可能会增大。如果肿瘤在妊娠期增长迅速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孕周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需充分评估对妊娠的影响。
2.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发现乳腺导管瘤相对较少见。如果在哺乳期发现,需要注意保持乳腺导管通畅,避免发生乳腺炎等情况。若肿瘤影响哺乳或出现其他异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时机,手术尽量选择在哺乳期结束后再进行,但如果有紧急情况则需及时处理。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手术耐受性可能较低。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若肿瘤无明显变化且无恶变倾向,可暂不手术;若肿瘤有恶变倾向或明显增大,则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