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和护理婴儿热疹,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爽,用温水轻柔洗脸并拍干,清洁皮肤褶皱处;给婴儿穿宽松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过多过紧;保持室内温度22℃-26℃并通风;修剪婴儿指甲避免搔抓,破损时消毒;早产儿等特殊婴儿及有过敏史婴儿需更谨慎护理。
一、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脸上易出汗,要每天用温水轻柔洗脸,洗脸时动作要轻,避免刺激热疹部位。水温一般控制在37℃-38℃较为适宜,过低的水温可能无法有效清洁皮肤油脂等,过高则可能加重皮肤不适。洗脸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脸部,不要用力擦拭。对于皮肤褶皱处,如脖子等部位,也需注意清洁,保持干爽,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因汗液积聚引发热疹。
二、穿着合适的衣物
给婴儿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棉质衣物吸湿性好,能及时吸收汗液,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给婴儿穿过多衣物,防止过热加重热疹。根据室温合理增减衣物,若室温在25℃-28℃左右,可给婴儿穿单衣即可;若室温稍低,可选择薄的纯棉长袖衣物。同时,要注意衣物的款式,不要穿紧身的衣物,以免摩擦热疹部位,导致症状加重。
三、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将室温控制在22℃-26℃之间较为合适。可以使用空调或风扇来调节室温,但要注意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向婴儿脸部,也不要让风扇直吹时间过长。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15-30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湿度和温度,减少热疹的发生风险。
四、避免搔抓
婴儿可能会因为热疹瘙痒而搔抓脸部,家长要注意修剪婴儿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抓伤皮肤,引发感染。可以给婴儿戴上棉质的小手套,防止其搔抓。如果热疹部位出现破损,要及时采取消毒等措施,预防感染。可以使用碘伏等进行局部消毒,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儿科护理的要求进行操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儿群体,由于其皮肤屏障功能相对更弱,在护理时要更加谨慎。在清洁脸部时,动作要格外轻柔,水温要严格控制在合适范围,选择衣物时要确保材质更加柔软、透气,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要更加精细,密切观察热疹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而对于有过敏史的婴儿,要特别留意使用的清洁用品、衣物材质等是否会引起过敏反应加重热疹,一旦发现可疑因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