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需从多方面进行应对,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婴幼儿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不配合者遵医嘱静脉补液,成人依脱水程度选补液方式;调整饮食,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换低乳糖奶粉,添加辅食的减辅食,成人吃清淡易消化食物;药物治疗包括无特效抗病毒药,特殊情况辅助用,用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调节剂;家庭护理要隔离清洁,护理臀部;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密切观察病情,老年人防加重基础病,免疫低下者病情可能重需积极治疗。
调整饮食
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易于消化,且含有抗体等保护成分。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减轻肠道负担。添加辅食的婴儿应暂时减少辅食的摄入,待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恢复。
成人:发病期间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目前对于轮状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清除病毒。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等,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减轻腹泻症状。
微生态调节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家庭护理
隔离与清洁:轮状病毒性腹泻具有传染性,要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对患儿的排泄物要进行严格处理,患儿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等要及时清洗消毒。
臀部护理:由于腹泻频繁,患儿的臀部皮肤容易受到刺激,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可涂抹护臀膏预防红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精神状态、体温、腹泻次数和量等。一旦出现脱水加重、高热不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幼儿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轮状病毒性腹泻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如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老年人发生脱水后恢复较慢,要及时补液,密切监测电解质和基础疾病的变化。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病程较长,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和支持治疗,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必要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