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甲类急性肠道传染病由霍乱弧菌感染引发起病急传播快,病原体主要为O1群和O139群耐碱不耐酸,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水和食物经口传播,典型表现为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等,非典型轻症可轻度腹泻或无症状仍具传染性,诊断靠实验室检查,治疗关键是补液及合理用抗生素,预防需加强饮用水食品卫生等,儿童机体弱脱水进展快补液遵儿科原则,老年人易现严重并发症补液需谨慎监测,孕妇补液用药要考虑对胎儿影响。
一、定义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范畴,具有起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二、病原体
霍乱的病原体主要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该菌耐碱不耐酸,在碱性环境中易于生长繁殖。
三、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此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也可能造成传播,但相对水和食物传播而言,并非主要途径。
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患者多出现剧烈腹泻,呈米泔水样便,同时伴有频繁呕吐,若不及时处理,会迅速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引发循环衰竭、休克等,儿童患者可能因脱水出现囟门凹陷等表现。
2.非典型表现:部分轻症患者可能仅有轻度腹泻或无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弧菌,粪便培养可分离出霍乱弧菌,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治疗原则
1.补液治疗:是关键措施,通过口服或静脉补液迅速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如四环素等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繁殖,但需遵循药敏结果合理选用,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考量。
七、预防措施
1.公共卫生方面:加强饮用水源的卫生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对污水进行规范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2.个人防护方面: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后;避免前往霍乱流行地区,若必须前往,需做好防护。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机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发生霍乱时脱水进展迅速,需密切关注脱水程度,补液时要严格遵循儿科补液原则,控制补液速度和电解质补充量,避免因补液不当加重心脏负担等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感染霍乱后更易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等并发症,补液时需谨慎监测电解质及心功能等指标,缓慢纠正脱水。
3.孕妇:孕妇感染霍乱后,补液及用药需格外谨慎,要综合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补液及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