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多种症状表现。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多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疼痛,有间歇性,不同情况会影响腹痛,既往有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易腹痛;多数患儿伴发热,体温不一且持续时间不等;部分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体征上腹部压痛不固定,右下腹有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超声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婴儿期儿童要关注精神、吃奶等情况,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需家长仔细观察症状并配合就医,注意休息和饮食。
特点: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儿童疼痛较轻,仅表现为腹部不适;有的则较为剧烈。腹痛具有间歇性,发作时儿童可能会哭闹不安,缓解时又能正常玩耍。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腹痛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幼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难以准确描述疼痛部位,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腹部表现和行为变化来判断。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儿童处于饥饿状态或剧烈活动后,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腹痛,因为饥饿时胃肠蠕动增加,活动后肠道受到牵拉等可能影响肠系膜淋巴结。
病史关联:既往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儿童,在发生肠系膜淋巴结炎时更易出现腹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容易累及肠系膜淋巴结。
伴随症状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部分患儿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2天,长则可达1周左右。
消化道症状:部分儿童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同时可能伴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多为稀便,少数严重的可能出现水样便。这是因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体征表现
腹部体征:腹部压痛不固定,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但压痛点不如阑尾炎那样固定。触诊时儿童可能会因腹痛而抗拒,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淋巴结情况:在超声检查下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大小多在0.5-2厘米左右,形态多为椭圆形,皮质增厚。但在体格检查时通过触诊一般较难直接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期儿童:婴儿不会准确表达腹痛等不适,家长要特别关注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腹部表现。如果婴儿出现频繁哭闹、拒奶、腹部膨隆等情况,要高度警惕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因为婴儿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此阶段儿童虽然能部分表达不适,但仍需家长仔细观察其腹痛的具体表现、发热情况等。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儿童的症状变化过程,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让儿童多休息,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刺激性食物,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