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用药分为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亲水胶可增加粪便体积助排,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渗透性泻药中乳果糖、聚乙二醇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排便,乳果糖适用于各年龄小儿,聚乙二醇不同年龄小儿均可使用;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酚酞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大龄儿童也需谨慎。小儿便秘应优先非药物干预,若需用药要考虑年龄因素,便秘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容积性泻药
1.相关原理:此类药物能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变软易于排出。例如欧车前亲水胶,它是一种天然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口服后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形成凝胶样物质,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和体积,刺激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便秘。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各年龄段小儿便秘,但对于婴幼儿需注意正确的剂量和服用方法,避免误吸等情况。一般是将药物溶于适量水中服用。
二、渗透性泻药
1.乳果糖:
原理:乳果糖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可使肠道内渗透压升高,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同时刺激结肠蠕动。
适用情况:儿童便秘可使用,对于不同年龄小儿均可应用,但要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例如对于幼儿,可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观察效果后再调整。它相对比较安全,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如果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腹泻等。
2.聚乙二醇:
原理:聚乙二醇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子,使水分保留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和体积,促进排便。
适用情况:适用于小儿便秘,不同年龄小儿均可使用,服用时需用适量水溶解后服用。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也需注意个体差异,有的小儿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等情况。
三、刺激性泻药
1.比沙可啶:
原理:比沙可啶通过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增加肠道蠕动和分泌,从而起到导泻作用。
适用情况: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因为其刺激性较强,可能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等。对于较大儿童便秘,在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谨慎使用,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并且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酚酞:
原理:酚酞在肠道内与碱性肠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黏膜,促进其蠕动,并阻止肠液被肠壁吸收,从而发挥缓泻作用。
适用情况:同样不建议低龄儿童使用,对于大龄儿童便秘也应慎用,因为其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等问题,而且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如过敏反应等。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小儿便秘用药,首先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等。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因素,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等可能对肠道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如果小儿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随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