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肥胖者减重、避免睡前进食、抬高床头、戒烟限酒;药物治疗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PI),儿童使用需谨慎;内镜治疗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分别适用于不同病变情况,均有并发症风险;手术治疗为抗反流手术,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等情况,有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需评估患者情况。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肥胖患者,应建议其减轻体重,因为肥胖是Barrett食管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如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一般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同时,避免睡前进食,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以减少胃酸反流。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应劝其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影响病情。
二、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PPI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长期使用PPI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骨质疏松等,但一般在规范使用下风险可控。对于儿童患者,使用PPI需谨慎,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根据病情使用,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可能与成人不同。
三、内镜治疗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于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癌的Barrett食管患者,可考虑EMR。EMR是通过内镜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一种方法。但该操作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穿孔等。在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变的大小、位置等。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操作前需充分告知风险,并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病变较大、较复杂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早期癌的Barrett食管患者,ESD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它可以完整切除较大面积的病变黏膜。但ESD操作难度更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如出血、穿孔等。在术前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是否进行该操作。
四、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对于内科治疗无效、有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等)的Barrett食管患者,可考虑抗反流手术。常用的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手术的目的是重建抗反流屏障,减少胃酸反流对食管黏膜的刺激。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宜选择手术治疗。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心肺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