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通过面诊、影像学等评估面部制定个性化方案并考量人群差异,完成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及基础疾病控制的术前检查,麻醉依手术范围选全身或局部麻醉加镇静,手术如下颌角和颧骨整形有相应切口选择与骨骼处理,术后进行伤口护理、引流监测及恢复指导。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面部评估:医生通过面诊观察面部轮廓的比例、对称性等外观特征,同时借助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精准剖析骨骼结构与软组织状态,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充分考量不同年龄人群面部生长发育特点及性别间的面部美学差异,例如青少年面部仍在发育中,手术需谨慎规划,女性更注重面部线条的柔美度。
2.术前检查:患者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以确认身体状况可耐受手术,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至合适水平,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此为保障手术安全的必要步骤,避免因身体基础状况不佳增加手术风险。
二、麻醉选择
1.麻醉方式确定:依据手术范围与复杂程度选取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加镇静。大范围面部轮廓整形多采用全身麻醉,使患者处于无意识、无痛觉状态保证手术平稳开展;简单局部修整手术可选用局部麻醉加镇静,既满足手术操作需求,又能让患者在术中保持部分意识以便及时沟通面部形态调整情况。
三、手术操作
以常见下颌角整形为例:
1.切口选择:若采用口内切口,会在口腔黏膜做隐蔽切口;若选耳后切口,则于耳后发际线内做微小切口,口内切口外观无疤痕但操作较复杂,耳后切口操作相对简便却会遗留少量耳后疤痕,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抉择。
2.骨骼处理:运用专业骨锯、骨凿等器械实施截骨操作,依照术前设计截除适量下颌角骨质,再使用骨锉等工具打磨截骨边缘使面部轮廓过渡自然,整个过程需精准操作,防止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以颧骨整形为例:
1.切口选择:通常有口腔内切口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内切口隐蔽性佳,头皮冠状切口能更直接暴露颧骨区域,医生依患者颧骨状况选定合适切口。
2.颧骨截骨:利用截骨器械截断颧骨部分骨质,通过内推等方式调整颧骨位置以改善面部宽度等,操作同样需精细,避免对眼部、颞部等区域组织造成损伤。
四、术后处理
1.伤口护理:术后对切口妥善包扎,维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感染等情形,术后前几日需密切留意伤口状况,防止感染影响恢复。
2.引流与监测:若放置引流管,确保其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老年患者或有基础疾病者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频率,保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3.恢复指导:指导患者保持头部适当体位,避免剧烈头部运动,饮食初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减少面部肌肉过度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及面部肿胀消退,不同患者恢复时间因手术方式、个体差异等有所不同,一般需数周乃至数月才可基本恢复自然面部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