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烧时要观察监测体温、一般状况,用适当增减衣物、温水擦浴、退热贴物理降温,调整室内温度湿度与通风,保证水分摄入和合理饮食,低烧持续久、反复或伴其他异常症状、婴儿低烧超3个月等要及时就医。
一、观察与监测
体温测量:使用合适的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等)定期测量儿童体温,了解体温变化趋势,一般每隔1-2小时测量一次,记录体温数值及变化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测量体温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如婴幼儿可选择腋下或肛门测量,儿童可选择腋下或口腔测量,但肛门测量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
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儿童的精神状态、食欲、面色、呼吸等情况。若儿童精神尚可、食欲正常、面色无明显异常、呼吸平稳,可能病情相对较轻;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差、面色苍白或发绀、呼吸急促等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重,需及时就医。
二、物理降温方法
适当增减衣物:根据环境温度和儿童穿着情况适当调整衣物,若儿童低烧时衣物过多,可适当减少衣物,以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着凉。例如,环境温度适宜时,可给儿童穿轻薄、透气的衣物,不要包裹过严。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儿童身体,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儿童受凉,且皮肤有破损时不宜进行温水擦浴。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儿童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退热贴一般可维持数小时的降温效果,且相对较为安全。
三、环境调整
室内温度与湿度:保持室内温度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适宜的室内环境可让儿童感觉舒适,有利于身体散热和恢复。例如,可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度,但要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儿童。
通风换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儿童直接对着风口,防止着凉。良好的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菌滋生。
四、饮食调整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鼓励儿童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散热。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可少量多次饮用。
合理饮食:给予儿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儿童机体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当儿童低烧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升高,或伴随其他明显异常症状时,如呕吐、腹泻、皮疹、头痛、颈部僵硬等,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低烧情况,由于婴儿免疫力较弱,病情变化较快,更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儿低烧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感染等,需尽快明确诊断和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