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症状有发热、口腔及手、足、臀部皮疹,婴幼儿症状表现更明显,年长儿童症状稍轻,重症表现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异常,多数预后良好,流行期要注意儿童卫生习惯预防。
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可为低热或中等度热,部分患儿体温可较高,甚至超过39℃。发热通常是手足口病的早期表现之一,一般会持续1-4天左右。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发热。
口腔症状: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患儿常表现出拒食、流涎等情况。疱疹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体等部位,开始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例如,有的患儿口腔内会布满大小不等的疱疹,导致进食困难。
手部、足部及臀部皮疹: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皮疹可以是分散性的,也可以是群集性的,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比如,手部皮疹可能出现在手掌、手指背面等部位,足部皮疹常见于足底、足跟、脚趾两侧等。臀部皮疹则可出现在臀部、肛周等部位。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症状特点
婴幼儿: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以哭闹、烦躁不安等方式表达身体不适。除了上述发热、口腔及手足皮疹外,还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表现,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毒可能侵犯神经系统。例如,有的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持续哭闹,安抚后仍难以平静,同时伴有精神萎靡,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
年长儿童:年长儿童的症状相对婴幼儿稍轻,发热程度可能相对较低,口腔和手足皮疹的症状也不如婴幼儿那么典型,部分年长儿童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发热和局部皮疹,而全身症状不明显。
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现(需紧急就医情况)
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例如,患儿突然出现频繁呕吐,且呕吐物为非消化性内容物,同时伴有精神极度萎靡,对外界刺激反应差,这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受累。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可能出现重症表现,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重症表现,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要注意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等,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