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肺部感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感染源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自身因素包括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和免疫功能低下;外界环境有空气污染及密切接触感染源等情况,这些因素易致婴儿肺部感染。
一、感染源方面
(一)病毒感染
婴儿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易受病毒侵袭。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见引起婴儿肺部感染的病毒之一,研究表明,在冬季等季节,婴儿接触到携带该病毒的飞沫等途径后,病毒可侵入呼吸道并累及肺部引发感染。据相关临床研究统计,约30%-50%的婴儿肺部感染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二)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婴儿时期由于自身免疫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当接触到肺炎链球菌时,细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比如在婴儿群体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占细菌性肺炎的一定比例,有数据显示其占比可达20%左右,细菌在肺部繁殖生长,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也是可能的致病菌,婴儿感染后细菌在肺部定植,引起肺部的炎症病变,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
(三)支原体感染
婴儿支原体肺部感染相对也不少见,支原体通过呼吸道进入婴儿肺部后,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反应和炎症,从而导致肺部感染情况的发生,尤其在一些集体生活环境等情况下,婴儿接触支原体的机会增加,易出现感染。
二、婴儿自身因素方面
(一)发育特点
一个月的婴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气管和支气管较狭窄,黏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这使得病原体容易在呼吸道内停留并向肺部蔓延,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例如,婴儿的肺泡数量相对较少,肺的弹性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这些解剖生理特点都不利于婴儿肺部对感染的抵御。
(二)免疫功能低下
婴儿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尤其是IgG、IgM等,这些抗体在抵御病原体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婴儿自身产生的抗体不足,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肺部感染。比如,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在出生后一定时间内逐渐消耗,而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较弱,导致免疫防护能力相对薄弱。
三、外界环境因素方面
(一)空气污染
如果婴儿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空气污染,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可刺激婴儿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婴儿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例如,在雾霾天气下,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被婴儿吸入后,会影响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
(二)密切接触感染源
婴儿如果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密切接触,如家人患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就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感染病原体,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因为婴儿与感染源接触频繁,而自身免疫力又较低,病原体很容易从接触者传播到婴儿身上并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比如,家人患有流感,婴儿与之密切接触后,感染流感病毒进而引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