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护理包括发热护理,需监测体温、物理降温;皮肤护理,要保持清洁、穿舒适衣物;饮食护理,保证充足水分、合理安排饮食;休息与环境护理,保证充足休息、维持适宜环境。
一、发热护理
1.监测体温:幼儿急疹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便于及时了解体温波动情况。年龄较小的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易出现惊厥等情况,所以更要重视体温监测。
2.物理降温:当体温在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毛巾擦拭幼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温毛巾擦拭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擦伤幼儿皮肤,且擦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个部位擦拭1~2分钟即可。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物理降温是更安全的选择,因为他们使用药物降温可能存在更多风险。
二、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出疹期间要保持幼儿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给幼儿洗澡,但要注意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38℃左右,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洗澡后要及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尤其是皮疹部位,防止感染。幼儿皮肤娇嫩,清洁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摩擦皮疹导致破损。
2.穿着舒适衣物:给幼儿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类等易引起过敏的衣物。宽松的衣物可以减少对皮疹的摩擦,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皮肤呼吸,利于皮疹恢复。例如选择纯棉的贴身衣物,避免衣物过紧束缚皮肤,影响血液循环和皮疹消退。
三、饮食护理
1.保证充足水分:鼓励幼儿多喝水,以补充发热等导致的水分丢失,防止脱水。可以少量多次给幼儿喂水,如每隔15~20分钟喂10~20毫升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幼儿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毒素排出。对于不喜欢直接喝水的幼儿,可以适当给予果汁等,但要注意稀释,避免糖分过高。
2.合理安排饮食:给予幼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发热和出疹期间幼儿消化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所以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但要注意将水果制成泥状等适合幼儿食用的形式。
四、休息与环境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让幼儿多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幼儿身体恢复,一般幼儿每天需要保证12~15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可以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睡眠氛围,如调暗室内光线、保持环境安静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要确保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2.维持适宜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让幼儿感觉舒适,有利于病情恢复。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但要避免让幼儿直接吹冷风,可选择在避风处通风,如房间的一角通风,同时用窗帘等遮挡幼儿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