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需做到保持勤洗手(儿童用肥皂或含酒精免洗洗手液充分洗手,关键时刻及时洗)、教导儿童避免摸口鼻并定期漱口以保口腔清洁,定期对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消毒、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流行季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减少与患者密切接触,保证儿童饮食新鲜干净不吃生冷、规律生活增强免疫力,婴幼儿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隔离并清洁其生活环境,免疫力低下人群加强防护。
一、个人卫生防护
1.手部清洁:保持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儿童,应使用肥皂或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充分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在接触口鼻前、进食前、如厕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关键时刻都要及时洗手,家长需协助幼儿养成良好洗手习惯,确保手部清洁到位以减少病毒接触机会。
2.口腔及面部清洁:教导儿童避免用手触摸口鼻,若不慎接触后应及时洗手,同时可定期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降低病毒从口鼻侵入的风险。
二、环境消毒与通风
1.物品消毒: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奶瓶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15-30分钟的方式;玩具、被褥等可选择阳光暴晒数小时,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尤其是在人群密集且通风较差的室内环境中,良好的通风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几率。
三、避免人群聚集
1.流行季节防护: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通常为每年4-7月),尽量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若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降低与患病儿童接触的可能性。
2.减少密切接触:避免儿童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若周围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应远离该人群,防止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感染病毒。
四、饮食与生活习惯
1.饮食卫生:确保儿童食用的食物新鲜、干净,不吃生冷食物,如生冷的瓜果、未煮熟的肉类等。水果要清洗干净后再食用,肉类要彻底煮熟煮透,从源头上避免因食用不洁食物感染肠道病毒。
2.规律生活: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以及合理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使身体能够更好地抵御病毒入侵。
五、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1.婴幼儿护理: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家长要格外精心护理。密切关注婴幼儿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按照医嘱进行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孩子。同时,要保持婴幼儿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其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2.免疫力低下人群:对于本身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除了采取上述常规预防措施外,更要严格做好防护。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需加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手,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消毒,降低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