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乳腺增生是乳腺主质和间质增生复旧不全致结构紊乱的女性常见乳腺病,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衡相关,青春期、育龄期易患绝经后发病少但非无,有乳房周期性胀痛刺痛、片状结节条索状肿块等表现,常用乳腺超声检查,X线摄影可辅助,处理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调理、定期复查,育龄期需关注激素与情绪,绝经后有新不适要就医,有家族史人群需密切监测乳腺。
一、定义
双侧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指乳腺主质和间质出现增生及复旧不全的情况,致使乳腺正常结构发生紊乱,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
二、病因
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相关,体内雌激素与孕激素比例失衡是关键因素。例如,黄体素分泌减少时,雌激素相对增多,就易引发乳腺增生。青春期女性因激素开始波动,育龄期女性受月经周期等激素变化影响,相对更易罹患;而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趋于稳定,发病相对较少,但并非完全不会发病。
三、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多表现为双侧乳房周期性胀痛或刺痛,疼痛通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这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女性疼痛较为明显,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乳房肿块:可触及双侧乳房有片状、结节状或条索状的肿块,肿块质地韧,边界不太清晰,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活动度相对较好。
四、检查方法
1.乳腺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可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有助于明确双侧乳腺增生的具体情况,如增生的范围、肿块的特征等。
2.乳腺X线摄影:对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等情况有一定价值,能为双侧乳腺增生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初筛检查。
五、处理原则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良好的生活节奏;采用低脂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妊娠、哺乳对缓解双侧乳腺增生的症状有一定帮助,育龄期女性可在合适时机考虑妊娠、哺乳。
2.药物调理:对于疼痛明显影响生活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中成药物调理,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因为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
3.定期复查: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发现双侧乳房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边界变得不清等异常情况,需进一步排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需关注自身激素变化对双侧乳腺增生病情的影响,保持良好心态,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相关症状,良好心态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利于病情稳定。
2.绝经后女性:即便绝经后双侧乳腺增生发病率降低,但若出现新的乳腺不适症状,如乳房新的疼痛、新发现肿块等,也需及时就医检查,因为仍存在发病可能,早发现早处理能更好保障健康。
3.有家族乳腺疾病史人群:由于遗传因素可能增加双侧乳腺增生及相关乳腺疾病的发病风险,这类人群更要密切监测乳腺情况,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