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腮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并发症治疗。一般治疗需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充分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对症治疗有发热时物理或药物降温、肿痛时局部冷敷;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免疫低下特殊人群可考虑;并发症如脑膜脑炎需对症支持,胰腺炎需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一、一般治疗
(一)隔离
病毒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一般隔离期约2-3周,这是因为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隔离可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儿童等易感染人群,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被感染。
(二)休息
患者应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休息可减少机体消耗,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对抗病毒,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充足休息有利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机能的恢复。
(三)饮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避免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肿痛。例如可以选择米粥、面条等食物。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方便其咀嚼和消化,同时保证营养摄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二、对症治疗
(一)退热
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若体温不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物理降温更为安全,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因为儿童皮肤娇嫩,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不适。若体温超过38.5℃,可根据病情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但需谨慎选择,优先选择适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退热方式,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再考虑药物。
(二)止痛
腮腺肿痛明显时,可使用局部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对于儿童,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三、抗病毒治疗
目前对于病毒性腮腺炎,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来清除病毒。但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可能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这些人群感染病毒性腮腺炎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要借助抗病毒药物来辅助治疗,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四、并发症的治疗
(一)脑膜脑炎
若患者出现脑膜脑炎相关症状,如头痛、呕吐、嗜睡等,需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儿童,要密切观察其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膜脑炎可能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胰腺炎
当发生胰腺炎时,患者需禁食、胃肠减压,同时进行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在补液等治疗时需要更精准地控制液体量和速度,以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