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对症治疗药物,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止痛可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早期可考虑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还需非药物干预,包括休息隔离、饮食调整和口腔护理,患病要充分休息并隔离,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一、一般对症治疗药物
(一)退热药物
当成人腮腺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若体温高于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其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且相对安全性较高,但需注意肝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二)止痛药物
对于腮腺炎引起的局部疼痛,若疼痛较明显,可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具有抗炎、止痛、退热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不过,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格外留意可能引发的消化道不良反应风险。
二、抗病毒药物
(一)适用情况
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尤其是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早期可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例如更昔洛韦等,但需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更昔洛韦对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不过使用时要关注其可能导致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患腮腺炎时,用药需更加谨慎。比如退热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严格按照体重等因素调整,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剂型或成分。同时,要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腮腺炎时,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需注意是否会与治疗腮腺炎的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对于退热、止痛药物的使用,要关注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相对更安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三)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患腮腺炎时,用药需极为谨慎。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在妊娠期使用需权衡利弊,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等关键时期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哺乳期女性用药时,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需要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药物,并可能需要暂停哺乳等相应措施。
四、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
(一)休息与隔离
患病期间充分休息非常重要,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进行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尤其是未患过腮腺炎且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
(二)饮食调整
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加重腮腺肿痛。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也很关键,可使用淡盐水漱口等方法,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继发感染,尤其是对于腮腺肿胀导致口腔卫生难以保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