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需识别并规避过敏原,急性期渗出用硼酸溶液湿敷、渗出少用氧化锌油,亚急性期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用角质松解剂配合激素乳膏且合并感染用抗生素,系统用抗组胺药,严重时短期用激素遵医嘱,儿童用温和药物并保湿,孕妇谨慎用药,老年人注重保湿和观察不良反应,生活中保持皮肤清洁护理、穿宽松棉质衣物、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识别过敏原:患者需通过详细回忆自身接触史、生活环境等,找出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的物质,例如部分人对某些食物(如海鲜、芒果等)、特定化学物质(如某些染发剂、防腐剂等)、花粉、尘螨等过敏,可通过过敏原检测(如斑贴试验、血液过敏原检测等)精准确定过敏原。2.规避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避免接触已明确的过敏原,如对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寝具;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二、局部治疗
1.急性期处理:当皮肤处于急性期且有渗出时,可选用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利用其收敛、消肿的作用减轻皮肤渗出情况;若渗出较少,可使用氧化锌油等药物保护皮肤。2.亚急性期治疗:此阶段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弱效的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这类药物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等症状,但需注意根据皮肤部位和病情调整使用强度和时间。3.慢性期处理:对于慢性期皮肤增厚的情况,可使用尿素软膏等角质松解剂,帮助软化增厚的角质层,同时配合糖皮质激素乳膏改善炎症,若皮肤合并感染还需联用抗生素软膏。
三、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物:常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通过拮抗组胺受体缓解瘙痒症状,适用于大多数过敏性皮炎患者,能改善患者的不适感受。2.特殊情况用药:病情较严重时可能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因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带来如皮肤萎缩、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需权衡其治疗获益与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局部治疗时药物浓度和使用频率需谨慎把控,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注重皮肤保湿护理,减少外界因素对儿童皮肤的刺激。2.孕妇:孕妇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局部治疗时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系统用药需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多伴有干燥等问题,在治疗过敏性皮炎时,除针对皮炎本身进行治疗外,要注重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的保湿剂,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代谢等功能有所下降,用药时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遵循小剂量起始等原则。
五、生活方式调整
1.皮肤清洁与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左右,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洗完澡后及时涂抹温和的保湿剂,维持皮肤的水分。2.穿着方面:穿着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减少化纤、羊毛等粗糙材质对皮肤的摩擦刺激,避免衣物过紧加重皮肤不适。3.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身体过敏性皮炎的恢复和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