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溃疡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样等多样疼痛、进食后加重的吞咽困难、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反酸烧心;伴随症状有溃疡严重侵蚀血管时的呕血黑便、进食少致的体重减轻、溃疡伴感染时的发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有基础病史者症状可能更突出或进展不同。
一、典型症状
(一)疼痛
1.疼痛性质与部位
食道溃疡患者常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痛、隐痛、胀痛等。这种疼痛通常在进食后加重,尤其是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过冷、过热、辛辣食物)时,可能是因为食物刺激溃疡面,导致局部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引发疼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胃食管反流病史,可能会使食道溃疡疼痛症状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
2.疼痛节律
一般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疼痛节律,但部分患者可能在空腹时疼痛相对明显,进食后由于食物对溃疡面的覆盖等作用,疼痛有所缓解,但随后又可能因食物刺激再次引发疼痛。
(二)吞咽困难
1.发生机制
食道溃疡会导致食道黏膜受损、炎症反应,使得食道管腔狭窄或食道蠕动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吞咽困难。初期可能只是在吞咽较硬食物时有梗阻感,随着溃疡的进展,可能吞咽软食甚至流质食物时都有困难。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拒绝进食固体食物,而成年人可能更易察觉吞咽时的异常感觉。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人群,可能本身食道黏膜就有一定损伤基础,更容易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且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三)反酸、烧心
1.产生原因
食道溃疡常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引起反酸(胃内容物经食道反流至口咽部,感觉酸水涌出)和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症状。这种症状在进食后、平卧时容易加重。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胃食管反流加重,从而导致反酸、烧心症状更明显。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出现食道溃疡时,反酸、烧心症状往往较为突出且持续存在。
二、伴随症状
(一)呕血与黑便
1.出现情况
当食道溃疡较严重,侵蚀到血管时,可能会出现呕血或黑便。呕血多表现为呕吐物中含有鲜血或咖啡样物质,黑便则是粪便呈黑色、发亮,似柏油样。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儿童出现呕血黑便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紧急处理;成年人出现时也应引起重视。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出现食道溃疡时更易发生出血情况,导致呕血黑便的风险增加。
(二)体重减轻
1.发生原理
由于食道溃疡导致吞咽困难,患者进食量减少,营养摄入不足,长期可引起体重减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体重减轻都是营养摄入障碍的表现。儿童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成年人则可能出现体力下降、精神萎靡等情况。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食道溃疡时,体重减轻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且不易纠正。
(三)发热
1.引发因素
当食道溃疡伴有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感染可能是由于溃疡面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起。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波动较大;成年人发热可能相对较有规律。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食道溃疡合并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发热且感染不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