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压疮等皮肤问题,需从体位管理、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环境管理多方面进行。定时翻身并保持正确体位;每天温水清洁皮肤,使用合适皮肤保护用品;保证均衡饮食维持适当体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调节室内适宜温湿度。
一、体位管理
1.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降低身体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的风险。这是因为人体皮肤在持续受压时,血液循环会受到阻碍,定时翻身能重新分布身体压力,保障受压部位的血液供应。例如,对于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由于其皮肤弹性下降、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更需严格遵循定时翻身的原则。对于小儿患者,因其皮肤娇嫩且活动相对不自主,也应根据其年龄特点适当增加翻身频率,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2.保持正确体位:翻身时可采用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时,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使髋关节、膝关节呈自然屈曲状态,这样既能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又能减少骨隆突处的受压。对于术后患者,要根据手术部位调整体位,确保手术切口附近皮肤不受压,促进伤口恢复和预防压疮。
二、皮肤护理
1.清洁皮肤: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的角质层。例如,使用水温宜控制在38-40℃,过冷或过热的水都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对于失禁患者,需及时清理排泄物,清洗后可使用皮肤保护剂,防止尿液、粪便等对皮肤的刺激。小儿皮肤更娇嫩,清洁时要选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动作轻柔。
2.使用皮肤保护用品:对于易发生压疮的高危部位,可使用减压垫、气圈等。但需注意正确使用气圈,不能单纯依赖气圈,因为气圈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也可使用泡沫敷料等皮肤保护用品,泡沫敷料具有吸收渗液、隔离创面与外界环境的作用,能有效保护皮肤。对于小儿,选择合适的小儿专用皮肤保护用品,确保安全有效。
三、营养支持
1.均衡饮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皮肤健康。例如,患者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需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小儿患者则要根据其生长发育需求,提供富含营养且适合其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以维持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
2.维持适当体重:过重或过轻都可能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过重会增加身体各部位的压力,过轻则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减少,对压力的缓冲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维持适当体重,例如,对于肥胖患者,需制定科学的减重计划,控制热量摄入并增加运动量;对于消瘦患者,要保证营养的合理补充以增加皮下脂肪厚度。
四、环境管理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床铺整洁。如果床单、被套潮湿,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环境中,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对于多汗患者,更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小儿的床铺要经常清理,保持干净,防止尿液、粪便等污染床铺导致皮肤问题。
2.调节室内温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温湿度可使患者感觉舒适,减少因出汗过多或皮肤干燥引起的皮肤问题。例如,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但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出汗;在炎热季节,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患者因出汗过多而皮肤潮湿。小儿对环境温湿度变化更为敏感,需特别关注室内温湿度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