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存在不同。咽炎病因有感染与非感染因素,症状主要是咽部不适等,诊断靠病史等检查,治疗分情况,多数预后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症状多样,诊断依据流行病学等,治疗是对症支持,大部分预后好但重型等预后有差异。
一、病因方面
1.咽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均可引发咽炎,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受病毒感染影响,而成年人细菌感染相对常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也会增加咽炎发生风险,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鼻窦炎等炎症蔓延也可导致咽炎反复发作。
非感染因素: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粉尘刺激,过敏反应等也可引起咽炎,例如对花粉、尘螨过敏的人群接触相关过敏原时易出现过敏性咽炎。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普遍易感,生活方式中如人群聚集、未做好个人防护等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症状方面
1.咽炎:
常见症状有咽部疼痛、咽干、咽痒、咳嗽等,疼痛程度可因病因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成年人可能更能明确表述咽部不适,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除非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引发的咽炎可能伴有低热等。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症状多样,常见有发热(可为低热至高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咽痛、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以发热、咳嗽、精神差等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者症状可能更严重,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
三、诊断方面
1.咽炎:
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症状表现,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咽部黏膜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等,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配合检查,诊断相对需要更多耐心引导。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人群进行核酸采样的方式不同,儿童采样相对较困难,需要更轻柔的操作和家长安抚配合。
四、治疗方面
1.咽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炎多为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缓解咽部不适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抗生素,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避免滥用,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咽炎则需避免接触刺激因素、进行抗过敏等相应治疗。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前主要也是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采取隔离管理,给予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重型、危重型患者需要住院治疗,采取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不同年龄患者用药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用药需选择儿童适用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五、预后方面
1.咽炎:
多数咽炎经过及时恰当治疗预后良好,感染因素引起的咽炎在控制感染后症状多可缓解,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咽炎避免相关刺激因素后也可较好恢复,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寿命,但有基础病史且咽炎反复发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期关注咽部状况。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多在1-2周左右康复,重型、危重型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但随着医疗救治水平提高,预后也在不断改善,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多数预后良好,老年人及有基础病史者预后受基础疾病等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