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其有家族倾向,女性青春期后渐显且表现与男性不同;激素水平变化中雄激素升高及雌激素波动可引发;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生活方式上高糖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头发护理不当有影响;还有疾病药物、环境因素也会起作用。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女性中遗传因素导致的脂溢性脱发通常在青春期后逐渐显现,女性患者的脱发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一般呈现为头顶头发弥漫性稀疏,而发际线一般不后移,但也有少数女性可能出现发际线轻度后移情况,这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及遗传基因的相互作用有关。
激素水平变化
雄激素水平:女性体内也有雄激素分泌,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引发脂溢性脱发。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雄激素水平升高,同时合并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较高。雄激素会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DHT,DHT与毛囊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使毛囊萎缩退化,导致头发脱落增多。
雌激素水平:雌激素对维持头发的正常生长有一定作用。女性在孕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头发往往显得浓密健康,但在产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出现脱发现象,这属于生理性的激素变化引起的脂溢性脱发情况。另外,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导致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因为雌激素减少会影响毛囊的营养供应等,使得头发的生长环境改变,容易出现脱发。
内分泌疾病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除了有多毛、月经不调等表现外,约有一定比例会合并脂溢性脱发。其发病机制与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相关。胰岛素抵抗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刺激卵巢分泌更多雄激素,进而加重雄激素对毛囊的影响,导致脂溢性脱发。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毛发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毛发的生长周期,导致头发生长缓慢、干燥易脱落,可能表现为脂溢性脱发的形式;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亢进,也可能对毛发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脱发等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因素: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和脂质代谢,从而对头发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雄激素的代谢,可能促使脂溢性脱发发生;高脂饮食会使血脂升高,影响毛囊周围的血液循环,不利于毛囊获取营养,导致毛囊功能受损,引发脱发。
精神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的各项功能。精神压力可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如促使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影响毛囊的血液供应,使毛囊营养供应不足,从而诱发或加重脂溢性脱发。女性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面临较大压力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头发护理不当:过度烫染头发会损伤头发的角质层,使头发变得干燥、脆弱易断,长期频繁烫染还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功能。例如,烫染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毛囊周围的细胞结构,干扰毛囊的生长环境,导致头发脱落增多,增加脂溢性脱发的发生风险。另外,使用不适合自己发质的洗发水等头发护理产品,也可能对头发造成损害,影响头发健康。
其他因素
疾病与药物影响:某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脱发;一些药物如化疗药物等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可能会引起脱发的不良反应,这其中也包括可能出现类似脂溢性脱发的表现。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化学污染物等,可能会对头发和毛囊造成损害,影响头发的生长状态,增加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几率。例如,城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患脂溢性脱发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