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肤瘙痒的原因包括皮肤自身因素(皮肤老化、皮肤疾病)和系统疾病因素(肝胆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有一般治疗(皮肤护理、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外用药物、系统药物治疗);特殊人群(老年人)需注意避免搔抓、谨慎选护肤品和药物,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要及时就医,家属要给予关心照顾促进康复
一、老年人皮肤瘙痒的原因
1.皮肤自身因素
皮肤老化: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水分减少,变得干燥,角质层变薄,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瘙痒。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从青年时期的约50%-60%下降到老年时期的约30%-40%,皮肤干燥是导致老年人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之一。
皮肤疾病:一些皮肤疾病也会引起老年人皮肤瘙痒,如湿疹、银屑病、疥疮等。湿疹可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伴有剧烈瘙痒;银屑病表现为皮肤红斑上覆盖银白色鳞屑,瘙痒程度因人而异;疥疮是由疥螨寄生在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夜间瘙痒加剧,在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腕部等可发现疥虫挖掘的隧道。
2.系统疾病因素
肝胆疾病:患有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胆石症等时,由于胆汁淤积,血液中胆盐含量升高,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可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发现,约50%的肝胆疾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且瘙痒程度与胆汁淤积的程度相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如体癣、股癣等,从而引起瘙痒;此外,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也可导致皮肤瘙痒,约30%-6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在皮肤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进一步加重瘙痒症状。
二、老年人皮肤瘙痒的治疗
1.一般治疗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以保持皮肤水分,改善皮肤干燥状况。选择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如含有甘油、尿囊素等成分的产品,可有效锁住皮肤水分,缓解瘙痒。
生活方式调整: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减轻精神压力。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根据皮肤瘙痒的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外用药物。如果是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可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但应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如果是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具有止痒、收敛作用的药物;对于疥疮引起的瘙痒,需要使用杀灭疥虫的药物,如硫磺软膏等。
系统药物治疗:对于由系统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肝胆疾病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保肝、利胆等治疗;肾脏疾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透析等治疗。同时,可使用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缓解瘙痒症状,但老年人使用抗组胺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嗜睡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特殊人群(老年人)温馨提示
老年人皮肤瘙痒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搔抓皮肤,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加重病情。在选择护肤品和药物时,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皮肤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黄疸、水肿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便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促进病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