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由人疥螨引起,经密切接触传播,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表现为剧烈瘙痒、特定皮疹及结节,靠接触史和临床表现诊断,用杀虫止痒药治疗,要注意个人卫生;湿疹病因不明,内外因素致皮肤炎症,急性期有渗出、慢性期苔藓样变,依病史等诊断,分一般和药物治疗,要避诱因、保皮肤湿润。
湿疹:病因尚不明确,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外界刺激,接触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物质可诱发或加重湿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湿疹的诱因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湿疹可能与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等)、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等有关;成年人湿疹可能与接触过敏原、精神压力等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方面
疥疮:主要表现为皮肤剧烈瘙痒,夜间尤甚,这是因为夜间人体活动减少,疥螨活动频繁,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加剧。皮损为针尖大小的丘疱疹和疱疹,在指缝处可发现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皮色的隧道,长约0.5cm,这是疥螨挖掘的隧道,是疥疮的特异性皮疹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结节性损害,常见于阴囊、阴茎、阴唇、腹股沟等处,为淡红色或暗红色结节。
湿疹: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皮肤增厚、浸润,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湿疹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对称分布,不同部位的湿疹有一定特点,如手部湿疹常与接触外界刺激物有关,表现为干燥、皲裂、脱屑等;小腿湿疹常伴有色素沉着,易复发。湿疹的瘙痒程度因个体和病情而异,一般较为剧烈,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不同年龄的湿疹患者表现也有差异,儿童湿疹多发生在头面部,婴儿湿疹初发时为红斑,以后为丘疹、水疱,搔抓、摩擦后形成糜烂、渗出等;老年湿疹常因皮肤干燥,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脱屑等。
诊断方面
疥疮:主要根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如夜间剧烈瘙痒、特征性的隧道等进行诊断。有时可在隧道末端用针尖挑出疥螨或虫卵来确诊。
湿疹:主要根据病史、皮疹特点、发病部位等进行诊断。需要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神经性皮炎常有苔藓样变,无渗出倾向,瘙痒呈阵发性。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家族过敏史等,结合皮肤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面
疥疮:治疗原则是杀虫、止痒、处理并发症。常用的药物有硫磺软膏等,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要谨慎,因为硫磺软膏可能有一定刺激性,特殊人群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治疗时需要注意全家成员同时治疗,污染的衣物、被褥等要煮沸消毒或暴晒,以消灭疥螨。
湿疹: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一般治疗要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避免热水烫洗、过度搔抓、接触过敏原等。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和分期选择,如急性期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慢性期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特殊人群如儿童湿疹患者,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药物,并且注意药物的使用部位和剂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不良反应。
预防方面
疥疮:预防疥疮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勤晒被褥,不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对疥疮患者污染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
湿疹:预防湿疹要注意寻找可能的诱发因素并尽量避免,如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过敏食物;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冬季注意皮肤保湿,选择温和的护肤品;保持生活环境舒适,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等。不同人群的预防重点有所不同,婴幼儿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接触过敏原;成年人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减少精神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