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胸膜炎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局部症状如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相关检查有影像学的胸部X线、胸部CT,实验室的胸腔积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痰液检查,各有其表现及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意义。
一、症状表现
(一)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相对更明显,婴幼儿可能以哭闹、精神差等非典型表现为主;老年人由于机体反应性较低,发热可能不显著,需仔细监测。长期低热是肺结核胸膜炎较常见的全身表现之一,持续时间数周甚至数月不等。
2.盗汗:患者夜间或睡醒时全身出汗,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毒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盗汗严重时可湿透衣物,影响患者休息和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儿童,盗汗可能影响其睡眠和生长发育,需关注皮肤清洁,预防着凉。
3.乏力: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与结核杆菌感染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影响机体代谢有关。无论年龄、性别,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生活中表现为日常活动后更容易疲劳,如走一段短距离路就气喘、乏力明显等。
(二)局部症状
1.胸痛:是肺结核胸膜炎较突出的局部症状,多为刺痛,随着呼吸运动和咳嗽而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胸膜,当呼吸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引起疼痛。不同年龄人群胸痛感受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更多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等,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老年人胸痛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要警惕病情延误。疼痛部位多在胸廓下部或腋下部,范围相对较局限。
2.咳嗽、咳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黏痰。这是由于胸膜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引起。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痰液可变为脓性。儿童的咳嗽可能更容易被家长忽视,且儿童咳嗽排痰能力较弱,需注意观察痰液性状等;老年人咳嗽咳痰可能会伴有呼吸功能下降,加重呼吸困难等表现。
3.呼吸困难:少量胸腔积液时呼吸困难可不明显,随着胸腔积液量增多,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胸腔积液增多,压迫肺组织,使肺通气功能受限。不同年龄患者呼吸困难表现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可能有一定减退,胸腔积液导致的呼吸困难会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等。
二、相关检查及意义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可以发现胸腔内是否有积液以及积液量的大致情况。早期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能仅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致密阴影,上缘呈弧形。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把控,儿童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胸部CT:比胸部X线更能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是否合并有肺部结核病灶等。能发现少量的胸腔积液,对于鉴别诊断也有重要价值,比如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相鉴别等。在评估老年人胸腔积液情况时,胸部CT能更准确地了解肺部及胸膜病变细节。
(二)实验室检查
1.胸腔积液检查: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如外观多为草黄色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李凡他试验阳性等。细胞计数中淋巴细胞为主,ADA(腺苷脱氨酶)水平常升高,对结核性胸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儿童抽取胸腔积液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老年人抽取胸腔积液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变化。
2.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是否有结核感染。阳性结果提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但阳性不能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现症感染。儿童接种卡介苗后PPD试验阳性有其特殊意义,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时,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等情况。
3.痰液检查: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若阳性则对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但阳性率较低。对于有咳嗽咳痰的患者,多次痰检有助于发现结核杆菌。儿童留取痰液可能比较困难,需要家长配合协助;老年人留痰时要注意体位等,确保痰液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