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由胚胎期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
婴儿血管瘤多在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发病率约4%-5%,女婴、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更易发生。其典型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的红色、粉红色斑块或凸起肿物,按生长阶段可分为增殖期(出生后3-6个月,快速生长)、稳定期(6-12个月,生长放缓)、消退期(1岁后逐渐缩小,多数5-10岁可完全消退)。
婴儿血管瘤好发部位以头面部、颈部最常见,其次是躯干和四肢,多数为孤立病灶,少数呈多发。多数婴儿血管瘤无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但部分可能因位置特殊(如眼周、口鼻部)、体积过大或生长过快,压迫周围组织、影响功能或美观,需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