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断基孔肯雅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询问、临床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等。
1.流行病学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是否到过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如东南亚、非洲部分区域等;是否在蚊虫活跃时段,如清晨、傍晚外出且未做好防蚊措施;居住或工作场所周边有无蚊虫孳生地,像积水容器、废弃轮胎等。
2.临床症状评估
基孔肯雅热有典型症状,如突发高热,体温常达39℃及以上,持续3-7天;剧烈关节疼痛,多累及手指、脚趾等小关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2-5天出现。医生会依据这些症状判断是否符合基孔肯雅热表现。
3.实验室检查
采集患者血液、尿液等样本进行检测。通过病毒分离培养、核酸检测(RT-PCR)可直接检测出基孔肯雅热病毒;血清学检测,如检测特异性IgM和IgG抗体,若抗体呈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可确诊基孔肯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