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的症状主要分阶段呈现,具体包括早期症状、活动期症状、恢复期症状、后遗症期症状等。

1.早期症状
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不安、夜间哭闹、多汗等。头部汗液刺激导致患儿频繁摇头擦枕,出现枕秃现象。此阶段骨骼改变尚不明显,但血清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X线片多正常或仅见骨矿化减低。
2.活动期症状
6个月后骨骼改变逐渐显现。头部可见方颅、颅骨软化;胸部出现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四肢表现为手镯征、足镯征,以及“O”型腿或“X”型腿。肌肉松弛导致肌张力降低,腹部膨隆如蛙腹,患儿坐、立、行走等运动发育迟缓。
3.恢复期症状
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清钙、磷浓度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骨骼X线片显示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骨密度增加,骨骼畸形停止进展。
4.后遗症期症状
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因早期未及时治疗遗留骨骼畸形,如方颅、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此阶段血生化指标和骨骼X线片多正常,但骨骼畸形可能影响儿童运动功能及外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