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和急性胃炎的区别为定义和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持续时间等。
1.定义和发病特点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发病率高,病程较长,一般是由急性胃炎反复发作、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自身免疫等因素导致。其起病隐匿,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者间断出现,时轻时重。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起病急,常突然发作。病因包括应激、药物、酒精、创伤和物理因素等。一般在接触病因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
2.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多数患者有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症状的发作没有明显规律,可能与饮食、情绪等因素有关。
急性胃炎通常症状较为明显和剧烈,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剧痛或绞痛,还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3.持续时间
慢性胃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数月甚至数年,病情容易反复。
急性胃炎症状持续时间较短,若能及时去除病因并进行适当治疗,一般在数天至2周内症状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