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反流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但需遵医嘱规范用药。

1.抑酸药
胃酸是导致反流性胃炎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抑制胃酸分泌可以有效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症状。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作用强且持久。H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竞争性地阻断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但作用较质子泵抑制剂弱。
2.促胃肠动力药
反流性胃炎患者常存在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促胃肠动力药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多潘立酮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防止胃食管反流。莫沙必利是一种新型促胃肠动力药,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胃肠道的5羟色胺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运动。
3.胃黏膜保护剂
胃黏膜在反流物的刺激下容易受损,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轻胃酸、胆汁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胃黏膜修复。铝碳酸镁可以中和胃酸,并与胆汁酸结合,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还能增强胃黏膜的屏障功能。硫糖铝能在酸性环境下形成一层黏稠的保护膜,覆盖在胃黏膜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