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由低危型HPV感染引起,孕期因激素等变化易发病,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早孕期小疣体可观察,中晚期可选择物理或手术治疗,孕妇要注意心理、日常、产检及分娩方式,还可通过避免不洁性行为、加强孕期保健、增强免疫力来预防。
一、疾病概述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好发于生殖器及肛门部位的性传播疾病。HPV有多种亚型,其中与尖锐湿疣相关的主要是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免疫系统相对受抑制,加上生殖道局部环境温暖潮湿,更有利于HPV的生长繁殖,从而增加了尖锐湿疣的发生风险。
二、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可见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多增大,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外观,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瘙痒、异物感、灼痛等。
2.实验室检查:
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患处,若病变处变白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HPV感染,但该试验特异性不高。
病理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可见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是诊断尖锐湿疣的金标准。
HPVDNA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是否存在HPVDNA及具体亚型,有助于明确感染类型。
三、治疗原则及措施
1.妊娠早期:若疣体较小,可密切观察,因为部分患者在分娩后疣体可能自行消退。但需告知患者病情及可能的风险,如垂直传播给新生儿等。
2.妊娠中晚期:
物理治疗:可根据疣体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物理治疗相对较为安全,对妊娠影响较小,但操作时需注意避免过度损伤,防止引起流产或早产等。激光治疗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疣体进行烧灼,使其碳化脱落;冷冻治疗则是通过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疣体,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需谨慎,避免引起严重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注意事项
1.心理方面:孕妇往往会因疾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对自身健康及胎儿造成影响,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日常生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搔抓疣体,防止自身接种传播。同时,要避免性生活,防止疾病传播给性伴侣。
3.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4.分娩方式选择:一般来说,若疣体不影响阴道分娩,可经阴道分娩,但在分娩过程中需注意保护会阴,防止新生儿通过产道时感染HPV。若疣体较大,堵塞产道,则可能需要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五、预防措施
1.避免不洁性行为:性伴侣固定,正确使用安全套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风险。
2.加强孕期卫生保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孕期的生殖道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HPV感染及尖锐湿疣病变。
3.增强免疫力: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抵御HPV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