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与尖锐湿疣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性接触或产道感染,男性急性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异常分泌物等,慢性较轻;女性宫颈易感染,多无症状或轻有分泌物等,可涂片、核酸扩增试验诊断,用头孢曲松等治疗,孕妇选影响小抗生素,新生儿防眼炎并治疗。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接触或间接感染,好发生殖器肛周,皮损多样,可依表现、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诊断,局部用药物、物理治疗,全身辅助免疫调节,孕妇谨慎治疗,儿童注意卫生及时就医选合适方式。
一、淋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可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感染。淋病奈瑟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统黏膜,黏附并侵入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
(二)临床表现
1.男性淋病:急性淋病早期有尿频、尿急、尿痛,随后出现尿道口红肿,有稀薄黏液流出,24小时后症状加剧,分泌物变为黄色脓性,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等。慢性淋病多由急性淋病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尿道不适、轻度尿痛等。
2.女性淋病:宫颈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有症状者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尿痛、尿频等,也可出现宫颈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等,若untreated可引起盆腔炎等并发症。
(三)诊断
1.涂片检查:取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下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急性淋病有初步诊断意义,但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杂菌多,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男性。
2.核酸扩增试验:如PCR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用于症状不典型或慢性淋病的诊断。
(四)治疗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及时、足量、规范用药的原则。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感染淋病需积极治疗,以免影响胎儿,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
2.新生儿:新生儿通过患淋病母亲产道感染时,需用硝酸银滴眼液或红霉素眼膏预防眼炎,同时按淋病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二、尖锐湿疣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等感染。HPV感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引起上皮增生性病变。
(二)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多见于生殖器和肛周等部位,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等,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宫颈等。
2.皮损特点: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表面凹凸不平,质地柔软,有的可融合。
(三)诊断
1.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的皮损形态、部位等可初步诊断。
2.辅助检查:如醋酸白试验,病变部位涂3%-5%醋酸溶液后,可见白色丘疹或疣赘状物;HPVDNA检测可明确是否感染HPV及具体亚型。
(四)治疗
1.局部治疗:可采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涂抹,但需注意药物的刺激性和适应证;也可通过激光、冷冻、电灼等物理方法去除疣体。
2.全身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辅以免疫调节治疗等,但需谨慎使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尖锐湿疣治疗需谨慎,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在妊娠早期较小的疣体可采用局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妊娠晚期有较大疣体阻塞产道者可考虑剖宫产。
2.儿童:儿童尖锐湿疣多与间接接触污染的物品有关,如共用毛巾等,家长需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发现后应及时就医,治疗时需考虑儿童的皮肤特点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