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尖锐湿疣需从临床表现观察、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来诊断。临床表现好发部位、颜色、外观等有特点;病史要问不洁性生活史、接触患者史等;实验室检查包括醋酸白试验(非特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HPV-DNA检测(明确是否感染相关型别HPV)
一、临床表现观察
口腔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通常好发于舌系带及其附近、舌边缘、咽喉等部位。损害颜色多为淡红色或灰白色,病变多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或鹅卵石样外观,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表面凹凸不平,质地柔软。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若有相关接触史且出现类似表现需格外重视。有高危性行为史的人群出现此类表现时要高度警惕。
二、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要了解患者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这是判断口腔尖锐湿疣的重要线索。因为口腔尖锐湿疣主要通过口-生殖器接触传播,有不洁性行为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同时,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接触过尖锐湿疣患者的病史,包括直接接触病变部位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需询问其是否有被成人传染的可能,比如家人中有尖锐湿疣患者,儿童是否有密切接触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在可疑病变部位,等待几分钟后观察。如果病变部位变白,则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病变,但该试验并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其他炎症等也可能出现假阳性。不同年龄人群进行醋酸白试验时操作需注意力度和时间等,儿童皮肤黏膜娇嫩,操作要轻柔。
2.病理组织学检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是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若发现特征性的空泡细胞等改变,可确诊为尖锐湿疣。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获取病变组织时要尽量减少对患儿的损伤,操作需谨慎。
3.HPV-DNA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PV-DNA。可以明确是否感染了相关型别的HPV,尤其是高危型HPV。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检测结果的意义相似,但儿童检测时要考虑标本采集的可行性等问题。通过检测可以确定是否为尖锐湿疣相关的HPV感染,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